《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研讨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本课教学的亮点有:
1. 扎实进行归纳课文大意的训练,有很好的效果。初读时引导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文章大意。第二课时,默写词语后,又引导学生运用提供的词语回顾课文大意。这两个环节中,对学生归纳课文大意进行了有效指导,训练面广。
2. 读书环节中始终不忘学法指导,随时提醒学生用不同的读书方法阅读。如比较句子反复读,联系上下文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提出问题等。
3.多媒体运用恰当,营造了较好的氛围,烘托了课堂气氛,给学生理解课文创设了很好的情境。
本课教学的遗憾之处有:
1. 课堂上的引导还不够机智。比如:当我引导学生质疑时,学生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有的学生就提出了“父亲疼吗?累吗?”这样浅显的问题。当时,我明知学生的问题没有提好,但一时不知怎么引导。只好自己直接问学生是什么支撑着他继续挖下去?这样“质疑问难”的环节就变成了一个过渡,而没有真正起到训练学生学会提问的目的。课后一想,我当时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父亲当然疼,能不累吗?在你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那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去思考怎样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培养质疑能力才不是一句空话。
2. 第一课时围绕第12小节,设计了多次朗读训练。有个别谈感受读,集体读,男女生读,老师引读,直至背诵。目的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父亲那伟大的形象。但我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所以学生的朗读只是机械的重复,虽然最后能背诵了,但是朗读的感情还是比较平淡。比如:朗读第一小节时,当学生看了录象还是读得比较平淡,我应该引导“能把这种感觉读得再强烈些吗?”让学生再读一遍,以便尽快进入角色。而当学生朗读具体句子还不到位时,我也应该引导学生“怎么读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哪儿该强调”等注意朗读技巧,这样学生能读得更投入,更有感情,而不仅仅是走过场。
对于本课教学的反思:
怎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效呢?首先,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虽有所悟,但比较被动;其次,以朗读感悟为主,但反复的朗读因为指导的不到位显得有些多余;最后,课堂上还要再压缩,减少一些无病呻吟似的朗读交流,把时间用到练习上,也许可以使教学更高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网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研讨
相关推荐
- 【标准答案】【习题】应试教育辩论赛正方,应试教育辩论赛反方
- 【标准答案】【习题】教育理念金句100条,教师教育理念金句100条
- 【标准答案】【习题】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有哪些
- 【标准答案】【习题】小学生禁毒作文300字,小学生禁毒作文300字免费
- 【标准答案】【习题】两全指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中的两全是什么
- 【标准答案】【习题】小学生网络安全小常识,小学生网络安全小常识视频
- 【标准答案】【习题】每年什么为全国国家安全教育,每年什么为全国国家安全教育?
- 【标准答案】【习题】小学门口的毒品零食,小学门口的毒品零食去哪里举报
- 【标准答案】【习题】全国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类,全国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类别包括
- 【标准答案】【习题】教育名言大全,教育格言大全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