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毛诗序》是如何总结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的?
【◆参考答案◆】:(1)《毛诗序》总结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为"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六义"说是继承《周礼•春官》的"六诗"之说。 (2)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3)《毛诗序》主要论述的对象是诗歌的体裁,它认为,"风"是通过个人言志抒情反映一国地区的政教和风俗。"雅"说的是王政兴废所由,反映国家的治乱兴衰,其中"大雅"说的是朝政大事,"小雅"说的是个人生活中的事。"颂"是歌颂先王功德和祈祷神明的祭歌。这一概括大体符合《诗经》的基本内容。 (4)《毛诗序》虽提到赋比兴,但未作阐释。此后刘勰和钟嵘都作了阐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比兴说"。
(2)【◆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如何评价印象批评?
【◆参考答案◆】:(一)印象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它有其他方法所无法取代的长处。(1)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主张批评中的自由心态,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独立品格,这些观念无疑提高了批评的地位。(2)印象批评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排斥批评中的其他理性因素,而直觉的介入将使其批评见解获得某种生动性和尖锐性,从而增加了批评的活力。(3)它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将促使文学批评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同时使批评本身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二)印象批评的片面性和局限性。(1)由于印象批评排斥理性因素,在情感的扩张中缺乏理性因素和渗透,因此,它往往停留在艺术的表面,很难深入系统地研究作品以把握作品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很难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作全面分析。(2)印象批评过分强调印象,因而产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文学作品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因读者的不同而在阐释上出现差异;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永恒的结构。印象批评在推崇批评家个人才情、学识、气质的同时,往往忽略批评对象对批评主体的制约,这种随意性很容易导致印象批评流于空泛。
(3)【◆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刘勰的文学发展观。
【◆参考答案◆】:
刘勰的文学发展论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通变》篇和《时序》篇。《通变》论述文学发展自身内部的继承与革新问题;《时序》论述文学发展与时代变化的关系问题。前者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内因;后者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外因。《通变》中说"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
"有常"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这是"通";"无方"指作品的具体面貌各各不同,千变万化。这是"变"。"变则堪久,通则不乏",通和变互相联系。《时序》篇认识到文学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所以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
比如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影响,建安时期,"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又如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
刘勰的文学发展论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通变》篇和《时序》篇。《通变》论述文学发展自身内部的继承与革新问题;《时序》论述文学发展与时代变化的关系问题。前者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内因;后者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外因。《通变》中说"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
"有常"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这是"通";"无方"指作品的具体面貌各各不同,千变万化。这是"变"。"变则堪久,通则不乏",通和变互相联系。《时序》篇认识到文学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所以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歌谣文理,与世推移"。
比如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影响,建安时期,"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又如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
(4)【◆题库问题◆】:[填空题] 陆机《()》大约作于他40岁左右。这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参考答案◆】:文赋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在《诗式》中提出“妙悟说”的是()。
【◆参考答案◆】:皎然
(6)【◆题库问题◆】:[填空题]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奂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这首诗的作者是(),全诗充分肯定了陈子昂(谁)在诗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元好问
(7)【◆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司空图是如何对其韵味说进行诗化表达的?
【◆参考答案◆】:(1)韵味说虽在司空图的多篇书信中被提出来,但在《诗品》中得以全面而诗化的表达。(2)《诗品》的"品"字偏于审美品味的意思,司空图主要是就诗歌的意境和风格来辨味的,每一品描写一种境界,同时显示一种风格美。(3)《诗品》所辨识的意境和风格相当广泛,但都有借实喻虚、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外在景物象征内在精神的美学特征,这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具体体现。它能调动读者联想和想象的积极性,使读者直接获得对各种意境和风格的艺术体验,从艺术整体上作具体理论把握。(4)《诗品》所写的各种意境和风格,主要体现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如冲淡、自然、高古、旷达、飘逸等。当然司空图内心深处并没有完全忘怀现实,其理论也有一定的复杂性。
(8)【◆题库问题◆】:[单选] 梁启超创办哪份刊物?()
A.《新民丛报》
B.《新民日报》
C.《大公报》
D.《宇宙风》
A.《新民丛报》
B.《新民日报》
C.《大公报》
D.《宇宙风》
【◆参考答案◆】:A
(9)【◆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黄庭坚是如何论述诗歌创作的本源的?
【◆参考答案◆】:(1)黄庭坚认为前人的作品是后人进行诗歌创作的本源,因而他把多读前人作品、大量积累知识学问视为诗歌创作成功的关键。(2)黄庭坚的这一理论忽视了现实生活对创作的巨大意义,有其片面性。(3)在前代作家中,黄庭坚最推崇杜甫,但他没有看到杜甫学习前人,积累学问,锤炼语言,是为表现思想内容服务的,而只是从书本学问和诗法技巧的角度去看待杜诗,故而受到了后人的批评。(4)作为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诗人,黄庭坚在谈及自己的创作体会时,也能意识到现实生活对诗歌创作的作用。但没有能上升到理论高度,所以影响不大。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陆机的《()》,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
【◆参考答案◆】: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