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艾青在艺术上是如何借鉴西方象征派诗歌的。
【◆参考答案◆】:在借鉴西方象征派诗歌的过程中,艾青既有吸取也又改造,他既勇于吸收象征派能表现生活的艺术手法,又能剔除其神秘主义、颓废主义、唯美主义的糟粕,具体而言,他对象征派艺术手法的借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诗歌内容的象征性。象征主义运动中承前启后的诗人、理论家马拉美认为,艺术是用象征体镌刻出来的思想。他提倡用形象"暗示"的手法去表现对象。为使自己的诗歌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艾青在创作中借鉴并运用了象征派注重用形象去暗示的象征手法,他的诗多半是借助于大自然中某些客观事物作为自己心灵感受的对应物,这不但拓展了其诗作的思想内涵,而且使之更富有质感和立体感。考查艾青的创作,可以发现每一个时期他的代表诗作都可以说是"象征体镌刻出来的思想"。但同时马拉美又宣称"诗里应该经常有谜",艾青对此是很不以为然的。他说:"晦涩是由于感觉的半睡眠状态产生的;晦涩常常因为对事物的观察的忸怩而产生。"因此他的诗象征而易懂,含蓄而不晦涩,能使人产生"思而得之"的兴味,决不同于那些蓄意制造神秘气氛的象征派作品,而且他也没有把西方象征派那些消极悲观的基调照搬过来。而是把他对中国现实的深刻观察形象地描绘出来。其次是诗歌形象的流动性。形象的流动性是象征派艺术原则之一,是指诗人必须捕捉自然万物的象征含义,与之感应相通,让物质世界合精神世界交融一体,并造成读者各种官能感受互相转换合交流。象征派认为自然是个"象征之林"。象征派诗人大用特用感觉移借的交感手法,造成诗歌意象的流动性,既能使描绘的客观对象人格化,又能让诗人主观心灵具体化。艾青也认为外界客观世界和诗人主观世界是感应相通的,在诗歌中同样可以"给声音以彩色,给颜色以声音,使流逝变幻者凝形"。只有在诗人的世界里,自然与生命有了契合,矿野与山石能日夜喧谈,岩石能沉思,河流能絮语„„风、土地、树木都有了性格。艾青借鉴了象征派的形象流动性的交感技艺,并使之与自己真切的生活感受融为一炉,熔铸成自己独特的诗歌艺术。第三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马拉美要求"诗中各样东西都化为音乐发出来",以致主张用谱写乐谱的方法写诗。艾青也赞成诗歌要有音乐旋律感,但他不象象征派这样走上形式的极端,他认为:"只有和情绪相结合的韵律,才是活的韵律。"他认为生活旋律就是诗歌的节奏,反对用传统的格律概念限制住新诗自由活泼的发展,是诗歌创造格律,不是格律创造诗歌。这不仅是对象征派也对传统格律概念进行了改造,将音乐的内在旋律引进新诗的语言节奏之中,他主张诗要有"散文美",亦即"口语美",他写的大多数诗是章无定节,节无定韵,形无定字的自由体,但那内在的节奏和独特的旋律,使人感到具有高度的诗意的美。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析老舍长篇小说《二马》的思想和幽默特色
【◆参考答案◆】:思想上:1、老舍的长篇小说《二马》思想上的重要特色是对国民性的剖析。作者把二马放在英国环境中考察,在中英民族性对照和老马、小马新旧两代人对比中,剖析中国民族性弱点。老马是中国老派人物,人虽正派,但抱残守缺,他的人生哲学是"好歹活着吧"。他无所作为,一辈子未做过官却又是官迷,开口闭口以做官为上等。小马则是敢作敢为,富有进取心,具有面向潮流走向开放的个性。在中英民族性对照和新人对旧两代比中,小说对以老马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弱点作了深刻批判。2、小说也暴露了英国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艺术上:《二马》标志着老舍幽默风格的形成,通过对人物的不合时宜的可笑行为的描写引导读者在笑中反思。如老马在店铺中摆店主架子,开着店铺却瞧不起做买卖,重面子轻法律等。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谈一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参考答案◆】:崇尚自然、风流自赏的生活方式,美的自觉。
(4)【◆题库问题◆】:[填空题] 一面主张艺术应暴露人生的黑暗面,一面又主张把人生美化诗化,早期持有这种二元艺术观的剧作家是()。
【◆参考答案◆】:田汉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张恨水的《()》是一部以梦幻形式讽刺国民党贪官污吏和腐朽生活的社会讽喻小说。
【◆参考答案◆】:八十一梦
(6)【◆题库问题◆】:[填空题] 丁玲以一大群乡民为刻画对象,揭示天灾基于人祸、人祸甚于天灾的小说作品是()。
【◆参考答案◆】:《水》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参考答案◆】:提示:中国现代文学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性是其彻底的反封建性质,现在人们则更倾向于用现代性来概括其基本的性质,即强调中国现代文学实现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这一转型既表现在文学的形式上,更体现在文学的内容上。具体地说,它用现代的形式表达了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这是现代文学之所以为现代文学的关键。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要说明王蒙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布礼》、《蝴蝶》到《杂色》的风格变化。
【◆参考答案◆】:王蒙新时期的小说大胆借鉴并吸收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创作出了一系列独特新颖的小说。眼花缭乱的叙述,不规则的结构,片言只语刻画出的形象,吸引了广大读者,从小说中可以感到作家心灵细微的颤动,听到了作家心灵深处流出的歌,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给读者以启迪鼓舞和新颖别致之感。《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通过一个刚到组织部工作的青年干部林震的见闻,展现了满腔的理想主义热忱遭遇了官僚主义打击的无情现实,进而提出了这样发人深省的问题:究竟是林震太幼稚还是组织部的官僚主义力量太强大?《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有着多重的思想意义:第一,在刻画林震的工作热情时,作家勾勒出三个各有特点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专横跋扈的王清泉,回避矛盾、忙忙碌碌的韩常新和对工作缺乏热情的刘世吾。因此,这部小说已经具有“政治小说”(“官场小说”)的意义。第二,在那几个官僚主义者的形象中,刘世吾又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他精明能干,却因为工作太忙而“忙得什么都习惯了,疲倦了”,以至于他的口头禅是“就那么回事”;但他偶尔也会回首充满热情的革命岁月,感叹:“我们,党务工作者,我们创造了新生活,结果,生活反倒不能激动我们。”这样的困惑又表明他并没有彻底麻木。作家写出了这一层,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一般性的批判官僚主义,而足以催生这样的思考:为什么新的生活也会归于平庸第三,小说并没有止于欣赏林震的理想主义热情,而是“想通过林震的经历显示一下:一个知识青年,把‘娜斯嘉方式’照搬到自有其民族特点的中国,应用于解决党内矛盾,往往不会成功,生活斗争是比林震从《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里读到的更复杂的。正因为这篇小说的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多重主题,所以才成为当代小说的一篇经典之作。新时期以后,王蒙重返文坛。经过磨难,他的人生观、文学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复出以后长达30年的创作历程中,对于革命的思考一直是他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他说过:“我的多数作品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公:革命。我试图写出一点革命的必然,革命的神圣和伟大,革命的曲折、代价和艰难。”在他的小说中,对革命的反思呈现为“革命无悔”与“追问革命”两重旋律。中篇小说《布礼》显然凝结了作家本人对革命的回忆。小说以“意识流”的手法,穿插着描绘了主人公钟亦成在1949年投身革命(“钟亦成入党的时候只有十五岁”)、1957年却因一首小诗受到了十分荒唐的猛烈批判、被打成“右派”而感到冤屈的经历。但无论如何,他坚信:“革命、流血、热情、曲折、痛苦,一切代价都不会白费。……他宁愿付出一生被委屈、一生坎坷、一生被误解的代价……也毫无个人的怨恨,更不会看破红尘。他将仍然为了自己哪怕是一度成为这个伟大的、任重道远的党的一员而自豪,而光荣。”“也许.这只是一场误会……党是我们的亲母亲,但是亲娘也会打孩子,但孩子从来也不记恨母亲。”这样“革命无悔”的主题在新时期之初是很有代表性的。另一面,又有深深的困惑。《布礼》将这矛盾的心绪表达得相当严肃、直白。稍后的中篇小说《蝴蝶》很快就超越了《布礼》的严肃与直白。作品通过一个共产党高级干部张思远在政治运动中的浮沉和家庭生活的变故,揭示了他的微妙心态:“他怕失去他的领导职务,决不仅仅因为生活上的优厚条件,他自己辩解说。他怕失去党,失去战斗的岗位,失去在这个伟大队伍中的重要的位置。”在“他自己辩解”这一句中,已经暗示了主人公的心底不踏实,同时也传达出作家的锐利目光:在“党性”和“私心”之间,常常未必有那么分明的界线。尽管作家花了不少笔墨去描写主人公在劳动改造中的返璞归真,但对于“异化”主题的点染已经足以使人考;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革命是如何“异化”成一场灾难的?比起淳朴的“革命无悔”,这样的追问显然更具有警世的意义。到了中篇小说《杂色》中,主人公曹千里又进一步超越了严肃。“他曾经热情而又单纯,聪明而又自信,任性、漫不经心,却又像一个乐观的孩子。”看,他与林震、钟亦成多么相似!甚至在经历了政治风暴以后产生的困惑也十分相似:“革命。复杂啊,怎么愈来愈复杂,愈来愈摸不着头脑了呢?”《杂色》比《布礼》多了豁达,多了幽默,连文笔也流畅了很多,显示了作家对诗意的追求,也显然相当真实地还原了作家的个性。因为作家后来自道:“我身上有两种倾向或两种走向都非常鲜明,比如一种是幽默,一种是伤感,本来幽默与伤感是不能相容的。”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和《布礼》中,显示了伤感的一面;而在《蝴蝶》和《杂色》中,幽默的色调逐渐凸显了出来,并显得相当旷达。
(9)【◆题库问题◆】:[填空题] 文学革命初期的小说作者有()、()、()、()、()。
【◆参考答案◆】:鲁迅;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陈衡哲
(10)【◆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报告文学的滥觞?()。
A.《包身工》
B.《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C.《饿乡记程》
D.《中国之一日》
A.《包身工》
B.《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C.《饿乡记程》
D.《中国之一日》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