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常州词派的主要理论。简述常州词派的主要理论。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简述常州词派的主要理论。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常州词派的主要理论。

【◆参考答案◆】:(1)常州词派发轫于嘉庆初年,大畅于道光时期,影响直至近代而不息。张惠言为此派宗师,他与弟弟张琦编有《词选》,为常州词派的理论范本。 (2)推尊词体,扩充词体的社会意义。常州词派注重词体的艺术本质及社会功能,认为词与诗一样同属正宗文学之列,强调词除了表现封建士大夫的忠爱之情和"不遇"之感之外,也应表现重大社会政治历史内容和相关的思想情感,加入了明显的时代生活内容。 (3)强调比兴寄托,注意探索词体的艺术特征与审美规律。张惠言谈比兴多依经立论,主张"意内言外",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寄寓在语言之外。周济则从词的审美规律方面提出"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见解。 (4)以比兴寄托作为区分正变的重要标准,对唐宋词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系统的清理,并为初学者指出问途词学的路径。张惠言以儒家诗教为指导,把词的发展分为唐、五代、北宋、南宋几个阶段,认为唐代是正,其后为变,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周济则在《宋四家词选》一书中为初学者指明学词路径:问途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 (5)常州词派直接针对阳羡和浙西词派的流弊而起,这是时代和词体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他们以儒家诗教为指导,始终未能逾越封建道德规范。对比兴寄托的理解也时时流于教条,表现出常州词派以经说词的明显弊端。

(2)【◆题库问题◆】:[填空题] 刘勰认为风格可以归纳为八种类型()。八类又可分为互相对应的四组: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

【◆参考答案◆】::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轻靡、新奇

(3)【◆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指出:()是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他说:“诗乃模写()之具。”(《四溟诗话》卷四)又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同上卷三)

【◆参考答案◆】:情景;情景

(4)【◆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指出: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的符合这样条件的作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参考答案◆】: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5)【◆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哪种评价语不适合用于《长恨歌》?()
A.含蓄寄托
B.缠绵悱恻
C.清丽平易
D.瑰丽奇诡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述李渔在戏曲题材的真实性和人物性格典型化上的主张和观点。

【◆参考答案◆】:在"审虚实"部分,李渔着重论述古今题材的处理问题,涉及到戏曲的真实性和典型化的问题。他认为:"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指出了戏曲作品的虚构特征,但是他主张对古今题材的处理应有所不同:"若纪目前之事",处理当代题材,不仅情节可以虚构,而且人物也可虚构。但对于古代题材则就不同。古人的戏曲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对于古代作家来说也是当代的,因而古人可以虚构;但当代作家要写古代的题材,其处境和古人就不同。古事传至于今,已为众人所熟悉。如果再去虚构,违背了古籍的记录,观众就会不相信。李渔虽然对戏曲的虚构性特征有所认识,但对艺术创作可以打破历史的真实还是认识不够。李渔在论述戏曲的人物塑造时,指出:"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亦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要使人物有典型性,就把此类人物所应有特征都集中到一人的身上。他说这是"先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这思想很深刻,其实已触及到了人物塑造的典型化问题。

(7)【◆题库问题◆】:[填空题] 《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意在言外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以意逆志”

【◆参考答案◆】: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以意逆志"语出《孟子》。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读者不要望文生义、机械理解作品,而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孟子的这种诗歌鉴赏方法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典论·论文》批评了当时文坛上哪些不良现象?

【◆参考答案◆】:首先,曹丕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风气,认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他在举例说明"文人相轻"的文坛事例后,分析这种风气的产生原因时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可以说,曹丕对"文人相轻"的风气的批评是相当深刻和实事求是的。其次,曹丕反对好古贱今,批评当时"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这种风气产生的原因在于失之于考察和盲目的迷信。他通过批评,实际上肯定了今胜于古,肯定了文学的进步和进化,是一种文学进化论的思想。肯定了今胜于古,这在当时也是一种难得的见解。

(10)【◆题库问题◆】:[单选]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
A.文学研究
B.文学欣赏
C.文学分类
D.文学创作

【◆参考答案◆】:B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网 » 简述常州词派的主要理论。

我来解答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