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魏晋南北朝的年代框架从东汉末年至:()
A.公元588年
B.公元858年
C.公元前885年
D.公元前588年
A.公元588年
B.公元858年
C.公元前885年
D.公元前588年
【◆参考答案◆】:A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专用文书的确立。
【◆参考答案◆】:①首先是皇帝专用文书的确立,秦始皇为显示自己权威,改命为制","令为诏"。②其次是臣僚专用文书的规定,秦始皇为了解下情,贯彻君权,指挥国事,对臣僚上呈文书的名称、用途也加以严格规定,主要有"奏"和"议"。
(3)【◆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的中國各項發明中,哪一項隨蒙古西征傳入歐洲?()
A.紡織品
B.火藥
C.造紙術
D.指南針。
A.紡織品
B.火藥
C.造紙術
D.指南針。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判断题] 氐和羌起源于中国的北部地区。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5)【◆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评隋唐科举制。
【◆参考答案◆】:
(1)积极意义:
1)科举制制度有利于更多的读书人参与政权,有利于打破魏晋南北朝以来所形成的门阀大族,打破氏族贵族独掌政权的局面,更多的庶族地主开始参与政权,扩大官员的来源与素质,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把人才选拔的权利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同时也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2)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中国的读书人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分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
(2)消极意义: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科举的考试内容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科举制度是读书人资热心于儒家经典,而不研究自然科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1)积极意义:
1)科举制制度有利于更多的读书人参与政权,有利于打破魏晋南北朝以来所形成的门阀大族,打破氏族贵族独掌政权的局面,更多的庶族地主开始参与政权,扩大官员的来源与素质,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把人才选拔的权利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同时也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2)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中国的读书人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分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
(2)消极意义: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科举的考试内容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科举制度是读书人资热心于儒家经典,而不研究自然科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6)【◆题库问题◆】:[单选] 张角用来发动农民起义的宗教是()。
A.太平道
B.天师道
C.摩尼教
D.佛教
A.太平道
B.天师道
C.摩尼教
D.佛教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单选] 城濮之战是()的一次战役
A.晋楚
B.齐晋
C.齐楚
D.秦晋之间
A.晋楚
B.齐晋
C.齐楚
D.秦晋之间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马嵬驿事变
【◆参考答案◆】:唐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西逃过程中发生的事变。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攻克潼关,直趋长安,唐玄宗仓惶西逃,行至马嵬驿,随行禁军将士在统治集团内一些人的谋划下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又逼玄宗缢死了杨贵妃,此次事变称为马嵬驿事变。接着,太子李享在一些大臣宦官的拥立下率部分禁军北上,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9)【◆题库问题◆】:[填空题] 隋后期民众为了躲避因隋炀帝发动大规模对高丽战争而带来的灾难性兵役,不少人自断手足,称为“()”、“福足”。
【◆参考答案◆】:福手
(10)【◆题库问题◆】:[判断题] 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央一体化的形势不再存在,地方割据政权林立。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